在農村調查中,一些農人在運用鉀肥時對硫酸鉀、氯化鉀等常見的鉀肥都了解得多,而談及生物有機硅鉀肥時卻是茫然無知,有必要向農人介紹這方面的知識。
使用硅酸鹽細菌分化土壤巖石礦藏,進而釋放出有用性鉀供作物使用,并從上世紀80年代,我國科學家從這些硅酸鹽細菌中成功篩選了一些菌株,經過特別工藝培育、發酵,制成硅酸鹽菌劑,這就是咱們所說的生物有機硅鉀肥。
生物有機硅鉀肥于1988年4月經過技術鑒定后,至今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的20多種作物上施用。施用后不僅能補充農作物的鉀、鎂、磷、硅等養分的缺乏,還能發生多種生物活性物質,促進作物成長發育,增強作物抗寒抗旱和抵擋病蟲害的才能。如在水稻、玉米、小麥、棉花、紅薯、花生等作物上畝施生物有機硅鉀肥0.5公斤,畝平增產均在10%以上,一同該肥還廣泛應用于油菜、蔬菜、葡萄、蘋果、柑桔、甘蔗等經濟作物,其增產作用也非常明顯,每畝施生物有機硅鉀肥1
公斤,與施15公斤氯化鉀作用適當,增產率都在15%以上。
生物有機硅鉀肥的作用機理是:一是鉀細菌和礦藏觸摸后發生一系列的酶,損壞礦藏質結晶結構,具有強大的活化土壤中鉀、磷、鎂、鐵、硅等灰分元素的才能,然后釋放出養分。據調查,在靜態培育條件下,生物有機硅鉀肥15天就能將正長石中12%的有用鉀釋放出來。30天就能讓黑云母中釋放51.7%的有用鉀,故生物有機硅鉀肥有“翻開土壤鉀庫金鑰匙”之美稱。二是鉀細菌和巖石礦藏質外表觸摸后,進行離子交換,將鉀素釋放出來,并能排泄有機酸,將難溶性的鉀、磷轉化為水溶性的鉀、磷。鉀細菌還能排泄出刺激作物成長的生理活性物,增強作物的抗旱、抗寒才能,并對一些植物病害如小麥銹病、油菜菌核病有必定的抑制作用。
生物有機硅鉀肥為好氣性肥料。成長發育溫度為25-30℃,對養分條件要求較低,在瘠薄的土壤中也能發揮作用。生物有機硅鉀肥可用作基肥、拌種、蘸根和追肥,以基肥施用作用。作基肥時,每畝用生物有機硅鉀肥2-4公斤,拌上20-30公斤土雜肥,在犁后耙前撒施。假如將生物有機硅鉀肥與有機肥一同堆漚一周后施用作用好。拌種時將生物有機硅鉀肥加上3-5倍的水拌入種子,或將種子噴濕再拌肥,隨拌隨播。用于蘸秧根時,先將生物有機硅鉀肥、泥土和水制成泥糊,蘸根后當即栽插。追肥時,每畝用肥3-5公斤,穴施、條施在根部?;驶蜃贩示藴\施,施后覆土,這與其好氣性特點有關。
生物有機硅鉀肥是一種有生命的菌肥,在寄存和施用過程中,應留意不能在陽光下曝曬,要隨配隨用,特別留意不能與除草劑、殺菌劑如硫酸銅、多菌靈等觸摸或混用,也不能與強堿性肥料如草木灰、石灰等觸摸或混用。施用生物有機硅鉀肥的田塊依然要增施有機肥料、合理排灌、中耕松土,發明合適生物有機硅鉀肥成長繁衍的環境,以利發揮生物有機硅鉀肥的肥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