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后福州小伙曾寶銀曾經常做的事兒,就是拿起“畫筆”,在一家游戲公司規劃游戲里的卡通形象。不過他卻和寧波余姚泗門鎮的一個養牛場簽下了牛糞收買合同,一年要買下2400噸牛糞,由于他要養蚯蚓了。
在慈溪周巷西三村一片20多畝的田野上,37個是非膜大棚明顯與一般的栽培大棚不同,它們便是曾寶銀用來養蚯蚓的窩。
“在這之前,我底子沒想過蚯蚓需求養?!痹鴮氥y說。之前,他干的是時髦職業,另一個合伙人余城磊是干修建的。有一次,他在福州老家發現冒出不少蚯蚓飼養場,他們把成年的蚯蚓用蛇皮袋裝好,外面套上塑料筐,千里迢迢運往浙江。
曾寶銀留神做了一番調查?,F在有機栽培很搶手,浙江發動“五水共治”,飼養、栽培業慢慢開始構建起多方位的循環工業形式,而蚯蚓是重要一環,他篤定這便是商機。
所以,曾寶銀和校友余城磊一算計,決議養。2015年3月,曾寶銀引進了一批蚯蚓種苗,約200公斤。
走進蚯蚓的窩,左右兩壟平坦的蚓床,就像種菜時松完土壘出的一條條高地,一個大棚內有兩壟地,上面鋪著發酵后金黃色的牛糞,蚯蚓吃進牛糞,排出黑色的糞便,蚓床金黃的底色上便有了斑斑點點的“斑點”,直至占據整張“臉”,便意味著吃完了。曾寶銀通知記者,一般一張蚓床夏天能夠吃一個月時刻,冬季則是兩個月左右,蚯蚓吃完一張蚓床會自己遷移到另一張上,吃完的那張蚓床只需重新鋪上“糧食”即可。
曾寶銀調查出蚯蚓喜歡暗環境,便把透光的大棚透明膜改為遮光的是非膜,蚯蚓活動變多了,吃得就多,長得就快,有機肥產出更多。此外,他還在孵化棚添加節能保溫燈等添加保溫性,采取向蚓床、大棚內噴水等物理降溫辦法操控溫濕度。假如條件答應,他還預備給蚯蚓用上空調。
蚯蚓渾身是寶,國際上很早就開始規劃化飼養蚯蚓。曾寶銀算了一筆賬:“一畝地每年可處理牛糞60噸,產出蚯蚓糞有機肥16噸、蚯蚓體兩噸,依照目前蚯蚓糞900元/噸、蚯蚓體零售價3.6萬元/噸算,畝產值到達8萬多元,本年3至6月,公司光蚯蚓糞預計銷售額能到達8至10萬元。
曾寶銀一把抓起蚓床上黑色的松軟泥土,讓記者聞了聞,沒有了牛糞的臭味,只要泥土的新鮮氣味。
這其實是蚯蚓糞,可作為有機肥,添加土壤肥力。西藍花運用蚯蚓糞培養,出苗時刻要比一般的快兩天。此外,蚯蚓可作王八、青魚等水產飼養的強化飼料,能削減15%左右投餌量,進步20%左右的麥苗成活率,產出的肉質更鮮美。
目前曾寶銀已和周巷幾家大型西藍花、多肉等蔬果育苗基地簽定蚯蚓糞有機肥供貨協議,和福建一大型漁具經銷商簽定蚯蚓體供貨協議?!摆s忙擴展規劃,咱們農田也想測驗有機肥料栽培?!备浇r戶常過來咨詢敦促。